菇棚的建設,基本要求能遮陽(yáng),保持棚內三分陽(yáng),七分陰,只能散射光,不能直射陽(yáng)光;其次能通風(fēng)換氣,有出氣孔,同是能保溫保濕,便于操作管理和采收。主要形式有:
1、塑料小地棚:拱園形塑料小地棚一般寬1.0-1.5米,應根據菇床寬度來(lái)定。棚架用細竹竿或毛竹片,相互間距為0.3-0.6米,其上覆蓋薄膜,小地棚有很好的增溫保濕作用,是室外簡(jiǎn)易菇棚的一種。
2、半地坑式大棚:半地坑式大棚是因地制宜、因陋就簡(jiǎn)設計的較為適用的大棚,主要結構和特點(diǎn)是:⑴東西或南北走向都可以,一般長(cháng)50米,寬6米,中間兩肋用竹竿撐起,上用竹或竹片弓成弧形。⑵四周用土垛墻,棚內地面下挖30公分左右,四周?chē)鷫Ω?0公分左右,中間起脊棚高2米左右。⑶用鐵絲加固骨架,上蓋農膜,四周用土壓實(shí),上蓋稻草遮陰。這種棚造價(jià)低廉,保溫保濕,散射光均勻,通風(fēng)性能良好,操作也方便。
3、日光溫室:這是一種利用日光作為能源的溫室,其保溫性能好,一般比外界高10℃以上,且溫差變幅也不大,它的后墻有土墻或雙層磚砌成,前面由支柱、橫梁等構成,棚面復蓋薄膜和草簾,后墻要留通風(fēng)口。
此外還有鋼架大棚,栽培面積大、增溫快,但必需要加層遮陽(yáng)網(wǎng),冬季還要覆蓋草簾,才能保溫。